2017年5月29日 星期一

哪來的勇氣?—寫於《台北物語》邪典化的過程中

進入到臉書時代後,很久沒寫電影心得長文了。難得有動力,卻是為了一部爛到出奇的電影。

《台北物語》每一個動作都充滿著令人難解的謎題。上映之前公布了長輩圖風格的海報,還有一眼就讓人看出爛得出奇的預告片;上映中粉絲團的宣傳文,居然是拼命把劇照 P 到各大城市場景中,乃至上映後片還沒下檔,官方粉絲頁就自行關閉。這些電影外的周邊動作都偏離長久以來我們習慣的常識,彷彿還在補完電影文本本身的崩壞。

全然悖離電影製作的常識,可以說是對《台北物語》最好的總結評價。每天出產的奇葩爛片難以勝數,但是拍片的人多少都看過電影,所以不管在美學品味上多低劣、或是技術設備如何不到位,導演總是會盡力做好一些事情,例如鏡頭要對到焦、錄音不可忽大忽小。然而《台北物語》卻是所有能犯錯的地方都犯上了大錯,而卻也很難以「挑戰電影美學」的顛覆視之,因為那些錯誤顯然不是經過任何的設計,而是充滿了隨機性。更何況應該沒有任何導演,會把根本不屬於電影創作範圍的「字幕」都列入考量,而《台北物語》可以在字幕上也出現「$※%&*」這種品味崩壞的狀況,而導演也沒有讓後製修正的意思,幾乎使人難以做出合理的解釋。

如果說影評就是以比較理性且有主題及結構的方式,以文字重述觀看電影的過程,那麼以上的前言,大概可以帶出撰寫《台北物語》對影評是如何艱鉅的挑戰。要談片中的失誤可以信手拈來,從第一幕到最後一幕平均每十秒就有一個梗,積起來的相罵本足以批成一本論文,不過這樣做免不了讓評論跟電影一樣破碎;如果要用有組織、有結構的文字爬梳文本,卻又掛一漏萬,覺得怎麼寫也寫不中本片的精髓。再考量理性上怎麼分析都是缺點,但感性上觀影過程卻被徹底娛樂的衝突,要如何拿捏才能呈現本片在影評人心中真正的地位,不會讓讀者因為其爛而錯過、也不會讓人誤以為其神而抱著錯誤期待入場,更是難上加難。於是一篇篇出手就反串的文字大概就是在這樣的矛盾中產生,而讀者也紛紛接受到這樣的矛盾,於是所有的負評都成為本片票房推波助瀾的廣告文。在我書寫本文的當下,《台北物語》已經從臨時減預定場次的窘境大翻身,變成場場爆滿、從小廳改大廳、許多觀眾二刷三刷反覆朝聖的熱潮,而影廳內更變成場場哄堂大笑、鼓掌喝采,甚至大聲與劇中人物對話也不奇怪的狂歡慶典。儘管有些嚴肅的文青拒絕承認它足堪和眾多邪典電影(Cult Film)的經典並列,但保守點說,它確實已經走在邪典化的路上。

無論如何,我還是想認真的寫一篇沒有反串、酸文,並且避免狂歡過度的文字出來,做為給這部本人觀影生涯最奇特經歷的電影,留個當下的、第一時間的註記。本文會涉及許多的劇情討論,但是為了篇幅,可能不再詳述全部來龍去脈,有興趣者可以直接看片(如果還有機會),或者搜尋相關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