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男孩長大了-評《翻滾吧!阿信》

《翻滾吧!阿信》以孤獨始、以孤獨終,開頭黑暗之中鍛鍊的身影引人入勝,而結尾時背景完全失焦,只剩彭于晏在鏡頭前清晰且細微的演出,又讓人屏息。透過首尾呼應,導演試圖利用攝影機,讓觀眾從凝視主角來進入其內心。這可以說是體育類型電影必備的元素之一,尤其像體操這種特別著重對身體的凝視,以視覺美感做為高下依據的運動來說,更是扣緊了主題的精神。

雖然就情節的長度來說,《翻滾吧!阿信》並不是一部純粹的運動勵志片,而是混有了將近一半的黑幫片血液。不過終歸來說,大多數帶有深意的台詞,都沒有出現在阿信混跡天涯的過程中--某種程度來說,這成為本片的一個致命傷,如果能把其中一項情感的高潮放進這段裡,整部片的節奏會更流暢得多。例如「倒立就不會流眼淚」帶出對父親的懷念,可以與菜脯信中對父親的牽掛有所呼應,實際上可以做些串聯。但另一方面來看,這段的疏離讓體操所承擔的意義更加厚實,也讓結尾的高潮得以消解結構瑕疵帶來的不耐感。

於是我們將目光全然放回體操來看,整個劇本野心極為濃厚的,試圖把幾種具有代表性的情感全部寄託在一次的跳躍翻滾之中:599 所代表的愛情、母親與弟弟代表的親情、體操隊隊友的友情。這算得上是種聰明的招術:一方面,在最後的大賽場面裡,多線情感的代表人都將目光集中到阿信身上,足以塑造出英雄化的人物,以符合商業片型的需求;另一方面,坐在銀幕前的觀眾,即使在真實世界中的身分、背景、角色各異,但是在這幾個人物中,都能對號入座,找到阿信替自己而圓的那個夢想。

但其實,這些旁邊的目光對於阿信的生命而言,多半只是短暫的過場而已。片中對於母親按摩、弟弟的崇拜、599 的關懷、教練的惜才、隊友的矛盾都有著墨,不過浮光掠影較多。反倒是在最後無法看見阿信成就的菜脯,擁有主角以外最吃重的戲份與表演。而更有趣的地方是,阿信在完美一跳之前,在眾多關愛的目光中,想到的卻是菜脯的身影。如果說體操動作的完滿,象徵的是對生命的救贖,那麼在導演的心目中,救贖的對象除了阿信自己之外,就是菜脯。

《翻滾吧!阿信》劇照:柯宇綸、彭于晏
菜脯的存在變成《翻滾吧!阿信》裡的最大一個謎。他與阿信的關係如果只是以「義氣相挺」來看,與結局的關係實在不深。在另一方面,菜脯與阿信的認識過程毫無交代,我們除了知道他是個混混之外,看不見他過去的生命歷程,所以也很難從他的故事與阿信故事的比較中取得更多的線索。而片中故意用搞笑的橋段,讓兩個角色男男相吻,也讓兩者之間可能具有同性情愫的聯想被大大嘲弄,進而蕩然無存。這樣一個重要但意義不明的人物,出現在要求凡事都要給個交代的商業片中,其實是不太恰當的,也可以看到林育賢從直接紀錄真實的《翻滾吧!男孩》過渡到需要更多創作的《翻滾吧!阿信》時,在變造真實人生的勇氣上還是有些踟躕。

然而,電影的巧妙之處在於它會自行橫生出一些意念。在阿信受傷送醫,想到父親教他倒立來壓抑眼淚時,他反而為了想起菜脯的死而崩潰痛哭。這一哭等於是從父親建構起來那種「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堅強陰影中解脫而出。在此倒是可以大膽的推測,父親的早逝使得阿信一直缺乏男性形象的模仿對象,從而在菜脯好勇鬥狠(雖然只是表面上)的形象裡,找到了一些對男子氣概的認同。病床上終於得以痛哭,對父親的交代固然是種背叛,但是對於菜脯拋下他的傷痛卻是種和解。當我們這樣把菜脯與父親之間形象疊合時,背叛與和解同時冶為一爐,意謂著他不再亦步亦趨的跟在父親後頭,而闖出了自己的路。這不就是男孩蛻變為男人時,必經的歷程嗎?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不必挺國片?論九把刀的風涼

今天看到《九把刀挺好片不挺國片》這則新聞,看得我只有「憤怒」兩個字形容。我節錄中間最重要的兩段發言:
雖然我拍的是國片,但我還真是沒說過支持國片這樣的話。真正喜歡電影的人,支持好片才是正常的心態,而今年台灣電影人真的拍出了很多強悍不需瞎挺的好作品。

在電影拍攝上我是一個門外漢,就連在支持國片的集體意識型態上,我也是一個門外漢。我喜歡這樣的我,一個隨時都可以鞠躬轉身的人。

九把刀說他的電影不是靠國片兩個字成功,就跟某設計公司老闆說他成名是靠創意不是靠他阿公跟老爸一樣。

很多事情不能夠切割脈絡來看。縱使《那些年》本身並不操作所謂的愛國心態,但是沒有所謂「挺國片」時期累積下來的資源,絕對也累不出這部電影。

首先是拍片的人才、硬體資源。這些東西如果沒有產業本身撐著,死了就是死了,不可能生回來。舉個例子,《海角七號》的船行動畫被譏蠢,因為我們看慣了好萊塢動畫特效做得極自然的模樣。事實上台灣動畫特效不是一直都沒有人才跟技術,只是因為長久國片沒有大型的特效需求,所以這個產業漸漸只能處理一些廣告上的小效果,而無力去滿足《海》片的需求。同理,如果沒有過往為國片努力的導演跟死忠影迷撐著,今天某導演可能得去國外調動軟硬體與人才進來,屆時恐怕就不是目前的成本可以拍起來的。

再講成本,電影是很花錢的,台灣又沒有國外大型片商這樣資本雄厚的怪物在領航整個產業,每一片都得製片去一個個找小額投資人 (雖然這個小額是開口就百萬來去的沒錯啦) 才能夠成就。在前海角那個只有少數文青挺國片的年代裡,賣過百萬就是賣座國片,除了老被罵冤大頭的新聞局,幾乎沒有所謂的金主。沒有海角、艋舺(內容好壞不論,至少票房好看)的餘蔭,也不會有資金成就《那》。這片籌拍過程也發生金主落跑、導演要投注身家的事情發生,但重點是他用的資源已經叫很多先前拍片的導演流口水了。如果砍掉所謂挺國片的思維,海角、艋舺單純以製作品
質跟好萊塢對幹,票房實在不可能那麼高,《那》能拿到的錢恐怕不是九把刀賭身家後就可以填回缺口的。

最後,如果沒有挺國片的心理,媒體才不會送那麼多免錢廣告給你。破億大片年年有,要上新聞還是得捧錢去置入。媒體雖然只會錦上添花,人家先有了風潮才跟著拿香拜。但是說真的,少了國片兩個字的加持,怎麼可能首週破千萬之後就節節放報導呢?

九把刀當然可以瀟灑轉身,因為他不管怎麼放這種話,市場還是會因為他是國片而給他很多好處。講這種話就跟在選舉時不屑地說「民主有什麼好,到最後也只能選一堆爛人」一樣風涼。是啊,民主了你只能選爛人,可是不民主的時候你連選都沒得選;大家終於肯挺國片的時候當然可以大言不慚挺好片不挺國片,但是大家看到國片就不屑一顧的年代裡,少數好片再怎麼口碑宣揚也只被當工讀生、詐騙集團或是死文青的年代裡,你去哪裡跟戲院要廳數?去哪裡找那麼多人願意來看口碑場?去哪裡吸住媒體目光?

原文發表於PTT電影板,網誌版首段有略作修改以交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