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混亂比邪惡更可怖─評《黑暗騎士》


恕我用比較不像影評的興奮語調說一句:沒看到《黑暗騎士》 (The Dark Knight),幾乎等於你在2008年沒有看過電影。

這樣情緒化而主觀的言論也許有違一般對影評的期待,然而,《黑暗騎士》驚心動魄的情緒渲染能力,卻足以淹沒所有理智。當然,最令人驚奇的地方在於,那扣人心弦的緊張節奏並不來自於動作與特效的賣弄,而是來自於劇情對於人性冷酷與混亂的透徹描寫,以及天才演員希斯萊傑(Heath Ledger)燃燒靈魂似的狂放演出。他所飾的小丑(Joker)幾乎壓過了蝙蝠俠,變成片中的主要核心;而本文也不能免俗地,要先從小丑的存在開始談起這部電影。

許多評論都將小丑稱之為極度的黑暗,然而我卻不能同意這樣的結論。他的所作所為應該超越了黑暗與光明,所以才能夠輕而易舉的將這兩股力量都玩弄在指掌之間。只是因為電影是將主角設定為蝙蝠俠,是黑暗中的正義化身,所以整個敘事自然站在與蝙蝠俠同樣的立場,使觀眾看到蝙蝠俠與他的正義同盟之間,在對抗小丑時的恐懼與無助,進而將小丑認定為其對立面。即使透過小丑的台詞,明示了蝙蝠俠與小丑之間的共通性,然而大多數人恐怕還是會認定,這兩個角色固然在本質上可能相似,其行事仍然是分立於善/惡兩個對立的位置上。

對主角抱以同情,幾乎是大多數導演都會且應該在電影中玩弄的魔術。然而,從劇情中透露了一些線索,還是可以找到逸出的空間,轉換另一個視角,享受另一個方向的觀影趣味。《黑暗騎士》的劇情處處也在暗示著觀眾不能如此去理解小丑:他深入黑道虎穴,能在三言兩語之間馬上樹立威勢,逼使黑幫不得不與之結為同盟,對於罪惡的勢力來說,他也同樣是個令人頭痛的存在。可以想見的是,若非蝙蝠俠將黑道逼入了死角,也許黑幫寧可與蝙蝠俠合作除掉小丑。

善/惡的二元對立通常是一般英雄片塑造戲劇張力之處,即使近年來此類故事的曲折也慢慢變得隱晦而複雜,然而像《黑暗騎士》這樣全然打破界線的方式並不多見。電影中並把這兩個面向刻意地拼裝在同一個事件或形體上──也許談到這裡,已經有人會聯想到亞倫艾克哈特(Aaron Eckhart)所飾的檢查官哈維丹特(Harvey Dent)。在爆炸慘案發生之後,他那張截然分明的臉,當然是電影中善/惡關係最驚悚的比喻。然而,除了雙面人這樣明顯的意象以外,劇中其他的重要角色也同樣都含有這兼有二元的特質,像是戈登隊長(James Gordon,蓋瑞歐德曼 Gary Oldman 飾) 就與罪犯、貪污員警之間都有些難以告人的牽連;而蝙蝠俠本身更是同時令人崇拜又憎惡的角色。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角色的善惡兩面都是同時存在的,比起《蜘蛛人三》(Spider-Man 3)中的彼得帕克(Peter Parker)一會兒黑、一會兒白的截然分明,《開戰時刻》中的混沌顯然更貼近人性。

劇情的編寫也有呼應這樣的角色設定之處,小丑在電影中製造的最後一項混亂,就是試圖利用兩艘船上乘客的猜忌,達到然人們自相殘殺的結局。在這一場戲中,罪犯與良民雙方剛好各自搭乘一艘船隻。然而這也只不過是表面上的涇渭分明,實際上,兩者的目的與處境都是極為類似的。這場遊戲的結局是小丑唯一的一次失算(雖然,小丑是否真的有所失算,其實是很個曖昧難明、見仁見智的問題),這當然可以簡單的解釋為人性光明面的體現,然而這樣的解釋卻難以令人滿意。一部大半時間都在展現人性的黑暗與可怖的電影,卻在最後決戰的時刻沒頭沒腦的來個大逆轉,這樣說起來也未免太過生硬造作。但其實人們選擇的模式在此刻突然發生逆轉,絕不是編劇為了不要打擊人們對人性的信心才手下留情,而是因為所有的劇情只有在這一刻,才展現出善惡之間同樣都在與小丑對抗的關係。

能引起善惡之間共同聯手對抗的,到底會是什麼?小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為什麼他能令任何人顫慄?

在劇情中,阿福(Alfred Pennyworth,米高肯恩 Michael Caine 飾)就已經提醒過蝙蝠俠,小丑要的只是混亂,而不是犯罪。依其所言,則小丑的地位恐怕超越任何的人類,因為自然界能量終極的演進方向,就是趨向於混亂、失序。要說他是神靈亦或鬼魅皆可,總之人對於這樣的存在,總是難免感到膽怯。雖然眼前的世界還存在著許多的秩序,但沒有人能預料這樣的秩序是否會在某一天突然被抹消。小丑所展現的若單純只是人性的黑暗總和,那麼並不值得害怕,總有克服的可能,真正可怖的還是在於那無善無惡,而且無從對抗的混亂。《黑暗騎士》雖然終究讓蝙蝠俠逮住了小丑,讓警察開是捉「壞人」,讓正義與邪惡重回二分對抗的框架之中;但是,卻很難保證小丑並不會再度現身,再次輕而易舉的毁壞脆弱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