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迷失嘉年華─評《星光傳奇》

《星光傳奇》海報2007年「超級星光大道」開播,在選秀類型節目之中,卻以後起之姿開出亮眼的收視率,也很快的搶佔了各大媒體的版面。對於這個節目,無論是支持參賽者們的真情流露也好,看不順眼矯揉炒作也罷,只要跳下去對星光幫現象進行各自表述,其實就等於也陷入了這陣旋風當中,成為浪潮裡的小小波瀾。

紀錄片《星光傳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產生的。針對第一季節目帶起來的風潮,電影的鏡頭很敏銳地掌握了脈動,將焦點聚集到了第二季的參賽者們身上。透過走訪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以及針對周遭人物的訪談,逐步將螢光幕後每個選手的身影立體化。

以人物為主做誌的方法,對於本片來說其實是會造成一些疑慮的,因為在節目進行的同時,每個參賽者的背後心路歷程就已經不斷的被挖掘,用以營造整個節目「逐夢」的氣氛與話題。不管整個炒作的源頭應該歸罪於參賽者、製作單位、傳媒還是還個社會的收視結構,當這些故事都已經蒙上被消費的陰影時,連帶電影的內容也會遭受質疑。

《星光傳奇》最後的剪接並沒有成功擺脫這種疑慮,在過分地著重每位選手及其親友的訪談與互動的同時,整部片子只呈現了類似電視特輯式的觀點,無法脫出一般媒體對於「逐夢」的膚淺消費。平心而論,無論對於超級星光大道節目的觀感如何,能夠蔚為話題風潮的主角,其中當有許多契合甚至於轉變社會脈動的力量;與其跟拍參賽者,然後急促又不知所云的他/她們參賽前十幾年的身家背景做蜻蜓點水式的介紹(介紹得還比一般傳媒的內容更加簡略),倒不如集中心力在比賽期間的生活轉變,說不定還更能看出節目在造星與造夢的過程中運作的痕跡。

星光二班九強合照,前排左起:黃美珍、林宜融、李千娜、曾沛慈,後排左起:賴銘偉、葉瑋庭、梁文音、魏如昀、吳忠明很諷刺的事情是,比起在節目當中每次訪談交代出來的選手近況或身世,紀錄片即使要將焦點聚集於此,其中展現的力道應該要比那些片段式的挖掘更加強烈,但是實際呈現出來的成果並非如此。對於鏡中人物的悲喜,在剪接上實在很難做到渲染給觀眾的效果。而這等冷靜對於以情感為訴求的一部紀錄片來說,並不是優點。由於枝節太多與架構的失敗,即使有足夠的時間去塑造這群新星背後更立體的多種形貌,結果卻是比平面還平面,僅能靠著口語的敘述而非鏡頭語言,將感人之處展現出來。即使「紀錄片要具有社會觀察的能力」是過於意識形態的要求,那麼將這一點要求去掉之後,《星光傳奇》仍然表現得乏善可陳,連做為歌迷話題的中心都不夠格。

造成這樣的問題,導演能力難辭其咎。也許在必須及時出發跟拍,策畫時間倉促的情況下,對於拍攝方向的偏離尚為情有可原。然而在剪接技術上的失誤,卻是難以自圓其說的疏失。做為一個「紀錄片」而非幕後花絮,導演闡述事件的過程實在過分地被節目的進行所綑綁。大量節目畫面的引用不但浪費時間,同時也嚴重地干擾了紀錄片本身的獨立性與流暢度。在試圖為人物做誌的架構之下,這些單純標識節目歷程的編年紀要幾乎完全沒有任何意義,有部分的選手根本在前面交代背景不足夠狀況下,也要剪出淘汰畫面,這對剛剛看完第二季比賽的觀眾而言,或許還記憶猶新,但是不出幾年,當節目退潮後再回頭檢視這部電影,這樣的枝節恐怕只會徒增觀眾的困擾。

《星光傳奇》劇照:梁文音在這樣一部流水帳式的節目日誌當中,唯一可觀的,大概就是鏡頭無意之間記錄下來的,整個台灣目前充斥的嘉年華式的氛圍。不管是影片開頭玩笑式的紅衫倒扁運動末流,或者是比賽期間選手們的玩鬧互動、眾多歌迷搖旗吶喊的追星活力,甚至是第三季開辦時的選秀盛況;無論其背後背負的是喜怒哀樂的哪一種情緒,卻都以一種起閧遊戲的外貌展現出來。而最令人感到可笑的,莫過於紀錄下這一切的電影本身,恐怕也是麻木在這種歡愉的氣氛當中,所以才會比節目的製作團隊還要沉溺在過往的光環裡。

我想到曾在金馬影展時參與楊力州導演《過境》的座談,做為電影《雙瞳》拍攝紀實性質的紀錄片,楊力州在座談會上幽默的表示「我拍了這麼多年紀錄片,難得拍到一部有卡司的。」有那樣貼近影星的機會,《過境》的鏡頭卻盡可能的集中在臨時演員和小演員身上。據楊導的說法,是因為明星已經習於在鏡頭前演出,無法達到紀錄片強調的真。

回頭來看《星光傳奇》,大概真的是被選手們的熠熠星光給迷惑了眼,在眾多選手中不敢刪節任何一位稍有人氣的人物,更怯於剪輯出嚴肅的話題,甚至沒有意識到參賽者在鏡頭前極不自然的「演出」。種種缺失之下,言真固然失味,言情亦是索然無味。或許,把帶子交給「超級星光大道」的製作團隊剪接,整個電影的表現會更好一些。節目製作單位至少還會為了收視率而絞盡腦汁地運作觀眾品味,《星光傳奇》卻只想憑著星光二班的光環,自行降格成了節目的周邊商品而已。

《星光傳奇》劇照剪輯:左上,黃美珍;右上,曾沛慈;左下,魏如昀;右下,林宜融


相關連結
電影‧人生‧夢:台灣電影的災難:《星光傳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