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6日 星期二

禁錮的自由─評《潛水鐘與蝴蝶》

《潛水鐘與蝴蝶》海報重症患者在病中寫下了一本書,聽起來是個很催淚勵志的題材,但我自己本身卻對這一類的作品總是有那麼一些冷感,畢竟就我自己而言,生命並沒有貧乏、空虛或是沉淪到需要其他人的故事來填補人生目標的空缺。但是《潛水鐘與蝴蝶》(Le Scaphandre et Le Papillon)在勵志與催淚之外,還具有其他的更豐富的議題層次,並且透過導演朱利安施納貝爾(Julian Schnabel)優秀的影像語言充分地表達出來。因此,本片可以說是兼顧雅俗,要看催淚劇情、對抗病魔的奮鬥史有之;要看深刻的情感思考與精彩的電影美學亦有之。

整個故事是從法國時尚雜誌《ELLE》的前總編輯尚多明尼克‧鮑比(Jean-Dominique Bauby)的真實事件改編,這位正值壯年、事業有成的男人,因為中風引發了罕見的疾病「罕見的閉鎖症候群」(Locked-in Syndrome),導致全身癱瘓,右眼亦被縫合,只剩下一隻左眼,是全身上下最後一個能以意識自由控制的部位。這不幸的境遇刺激了他,形成寫下本片原著《潛水鐘與蝴蝶》的動機。電影非常巧妙的以第一人稱的鏡頭做為敘事的起始,並在片中大量夾雜這樣的視角。攝影機替代了鮑比的觀點,除了讓觀眾得以「感同身受」他所承擔的痛苦之外,其實也為「自由/禁錮」之間的對比做了最好的辯證。

誠如我第一段就表達出來的一貫立場,個人對於「身體雖然受到禁錮,但心靈得到自由」這類的勵志敘述並不感興趣。事實上本片對自由/禁錮的探討遠超過肉體/心靈這種簡易二分法的形式。就像鮑比應用眨眼雖然只能表達是或否,但是透過拼音符號的轉換,就能夠更複雜的表達其他的意境,例如潛水鐘、蝴蝶這種象徵的層次;攝影機的定置也發揮了更多的功用,鋪陳出複雜的情感。

舉個最特出的例子來說:鮑比的妻子Celine Desmoulins(艾曼紐辛葛娜 Emmanuelle Seigner飾)接到他的情人的來電,並且因為傳話的職責,必須忍痛為鮑比傳達情話。這時候動也不動的鏡頭裡,在角度與距離上強烈的捕捉了Celine臉上所有的情緒表現,同時又顯現了鮑比的冷酷。而對於觀眾而言,無論是站在同情哪一方的立場,都被迫在這樣的情境裡,誠實而直接去面對、去逼近深切的情感傷口。鮑比的選擇必定無法圓滿,而且他的殘忍也難以因為重病而取得諒解。

《潛水鐘與蝴蝶》劇照:瑪麗喬絲克魯茲 Marie-Josee Croze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同時也突顯了「自由」泛濫時造成的潛在衝突。過去的鮑比在處理感情上無拘無束,他對於這種自由的堅持,甚至與他個人放縱式的無神論結合,排演了一齣尷尬的朝聖鬧劇。當年他的行動來去自如,視點卻只能在無的的遊走之後,終結在一個聖母像的特寫鏡頭裡,諷刺的承認了那空虛的依戀;現在病榻前的選擇,雖然因為身體的禁錮,必須赤裸裸地接受「造成他人的傷害」的良心譴責,但實際上卻也在死亡的催逼下,勇敢地挑破了和諧的假象,回到愛情真誠的本質。

由於本片產現的情感是如此的立體,若要一一列舉並陳述每個段落中複雜的維度,恐怕會讓這篇文章無論在篇幅上亦或文字上,都會造成對讀者極不友善的結果。而這也顯現了電影特有的價值,是文字的敘述無法全面替代的。也就是說《潛水鐘與蝴蝶》的成功並不在於原著故事的血統優良,而是真正在影像上找到了出口,進行了另一場再創作。同樣地,若要為了本片而感動,可以不必執著於「勇敢與病魔對抗」這樣英雄式的悲劇成分。我們毋需(同時也祈求永遠不要)擁有鮑伯的際遇,但是透過電影的魔力,也能夠換一個角度去看見父母、兒女、情人、朋友等等種種不同情感背後的真實面貌,這是相當難得的機會。


2008年2月25日 星期一

價值的衝突與超越─評《茉莉人生》

《茉莉人生》海報《茉莉人生》(Persepolis)真的是部以小馭大的好電影。手繪的2D動畫、大半時間都只有黑白二色,在簡單的外表之下卻潛藏了深刻的政治議題。透過伊朗革命的大歷史與女主角瑪琪(Marji Satrapi)的小歷史,把種族、經濟、性別等等左右派政治交鋒已久的命題都一網打盡,讓樸質的動畫承載了過人的力量。

失根與飄浮可以說是貫串整個故事的主要核心。透過瑪琪的眼睛,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許多進退維谷的尷尬,尤其實當多種價值觀交織在一起產生衝突的時候,更造成整個故事複雜的層次。比方說小瑪琪的心靈裡,因為家庭的影響,歌頌著共產主義的烏托邦,但是她卻必須依靠資本主義造就的西方流行次文化,來做為高壓政治中的突破出口;她也儘可能的不要忘記自己出生、成長的土地,但是卻必須依靠兩次的遠走他鄉,甚至是在歐洲過著墮落、虛無的生活,才得以自由地追憶對國家的幻想。這些衝突讓故事曲曲折折,直到最後一刻都未能找出適切的出口。

在這麼多不同的思潮的衝擊之下,做為一個冷眼旁觀的電影讀者,最有趣的地方應該就是不斷地挑戰、修正,以及反思自己的情感認同。因為時間、空間、歷史背景、文化背景的差異,在面對這樣一部如此強調「差異」的電影來說,勢必要面臨價值觀的隔閡。對於瑪琪幾次人生的重大選擇,在電影之中不斷地強調值得同情的一面,但是有些時候看起來,那樣的抉擇又似乎並不是那麼身不由己。其實這樣的質疑與對話,可能是這部電影價值之所在。

然而,你也可以選擇不要思考這麼嚴肅的政治議題。儘管片中製造了這麼多的困境與衝突,《茉莉人生》還是盡可能地歌頌信仰的力量。就算幼年時面臨的挫折使小瑪琪選擇遠離對神的信仰,影片還是藉由奶奶的口中,提出另一套屬於「人」的價值予以取代。這個年邁的女人提供的智慧,與失根的流離感同樣串起故事的主軸,並且提供了觀眾值得認同的力量。或許我們的人生缺乏那麼多層次的身不由己與無奈,但對於人性光輝的期待、對於實現理想的企盼,卻是可以超越個人、種族、階級與性別而引起共鳴的。


2008年2月7日 星期四

童話2.0─評《曼哈頓奇緣》

《曼哈頓奇緣》海報迪士尼(Disney)一直都是詮釋全球童話故事的霸主,而他們一貫正面的、陽光的、天真的與保守的價值觀,讓家長放心的把兒童丟給電視機與錄影帶(或者電腦與DVD)。這些童話故事到底是讓孩子保有純真、快樂童年的保護傘?還是催眠孩子,讓他們繼續被世界矇騙的糖衣毒藥?這個問題現在可以暫緩爭論了,因為連迪士尼都開始把自己的價值觀拿到電影中消遣,除了搞笑以外甚至還有愛情觀與童話故事詮釋上的突破,看來後現代的浪潮,就連童話故事的最後淨土都難以置身事外了。

《曼哈頓奇緣》(Enchanted)不會是針對兒童觀眾惡搞童話的大膽先鋒,而且《史瑞克》(Shark) 系列的辛辣諷刺還讓人記憶猶新,相較之下本片在嘲諷之餘還是留了幾分的隱瞞。就像摩根(Morgan, Rachel Covey 飾)對吉賽兒(Giselle,艾咪亞當斯 Amy Adams 飾)說的「沒人告訴我」。隱藏了顛覆童話後可能必須面對的問題,致力於為已經夢想破滅的公主們套上老套的玻璃鞋,看來闔家觀樂果然還是迪士尼的最高原則。

如果試著大膽一點解讀,《曼哈頓奇緣》中的價值觀的確有了道德性的突破,過去一對一的、至死不渝的愛情關係,居然變成普級版的伴侶交換遊戲;而嗓音曼妙、甜美,對任何負面字眼都難以出口的吉賽兒,毫無猶豫脫口而出的,居然是善惡身分與現代傳說完全對調的童話故事。愛情的遊戲性與童話的謊言性,都赤裸裸的攤在看似活潑逗趣的鏡頭前。

不過,電影也不讓大人們心中那個現實的離婚律師羅伯(Robert,派崔克丹契 Patrick Dempsey 飾)太過得意,在電影裡面沒有太多黑暗的場景,一切都是那麼陽光、那麼富麗堂皇;也沒有太多的負面話語,甚至吉賽兒說出一句普通到不行的負面情緒,都還要忸怩再三,鼓起勇氣;當然,片中的男女關係永遠純潔,具有魔力的「真愛之吻」就道盡了一切(而且,因為觀賞年齡層的關係,光這樣的動作就可以聽到觀眾臉紅氣喘的尖叫了)。更何況,片中應用了歌舞片的技巧,將卡通中的大型歌舞搬進了紐約,在美麗的歌聲、曼妙的舞姿、繽紛的排場中,心境自然也就跟著快樂起來,就連看到蟑螂老鼠,都能與之翩翩共舞了。

《曼哈頓奇緣》劇照:艾美亞當斯 Amy Adams採取中庸的平衡可能是迪士尼面對童話被強力挑戰時,將要採取的策略。故妄套用目前當紅的網路用語,就稱之為「童話 2.0」吧!

畢竟在這個離婚、再婚已是司空見慣的年代裡,繼續講述關於「永遠」的童話已經不太能夠照顧到這些提早面臨情感糾紛的小顧客們。在面臨現實的時候,看過去的童話失之於逃避,看史瑞克又容易變得尖酸而憤世,《曼哈頓奇緣》使用的策略既不堅持永恆與完整,也不淪入冷漠與疏離,而是提出了「補償」的可能。失去的母愛,在購物的過程裡可以得到滿足;困窘的四角難題,輕易的用排列組合的遊戲補上的情感的空缺。儘管這樣的解決之道仍讓人覺得過分的簡單,不過對於迪士尼的「小」金主們來說,或許是對成人世界無從干預的他們,最有力、最貼近現實的防衛武器。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來,《曼哈頓情緣》也解放了成年人的自由。他們無需再為了破壞孩子的幸福而擔憂,因為失去後得到的補償未必不夠美好;同時他們也無需逼迫自己面對人吃人的現實,因為童話與現實在魔力之下,又有了交織的可能。也許我們都該跟隨一下迪士尼的顛覆腳步,向邪惡的繼母女王(蘇珊莎蘭登 Susan Sarandon 飾)致謝,沒有她那用力一推,不會有美麗的現代版幻夢跌入我們的懷中。

《曼哈頓奇緣》劇照:詹姆斯馬斯登 James Marsden、 蘇珊莎蘭登 Susan Sarandon


驕傲與怯懦─評《功夫灌籃》

《功夫灌籃》海報 朱延平 執導 周杰倫 主演敢說周杰倫是台灣目前的一線電影明星,這句話可能要押上一個電影評論者不知道多少才能建立起來的聲譽,幸好我只是個小小部落格上自封的影評人。看到大廳中滿滿的觀眾、聽見國片放映廳起久違的哄堂大笑,實在不得不承認周董有其獨特的魅力,在演技已經經過《頭文字D》、《滿城盡帶黃金甲》、《不能說的‧祕密》等片的考驗之後,仍然廣為觀眾所接受。這等號召票房的魅力是目前枱面上所有台灣演員都缺乏的,其實也是重振國片產業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所以儘管身為影痴、影迷者可能很難接受這樣的說詞,但我必須表達對於周表示將來會持續投入華語電影一事,表示樂觀其成。

由朱延平執導的鼠年賀歲大片《功夫灌籃》中,依舊可以看到朱氏電影特有的浮誇風格,不過比起過去將這樣的風格應用在表演與笑料,這次的朱導把注意力集中在打鬥以及球場較勁的特效上,也讓整部電影雖然未能有什麼藝術成就,但是在觀眾的接受度上,顯然已經比較能夠貼合當代口味。

平心而論,《功夫灌籃》的毛病已經不需要挑剔就可以輕易的指出來:首先,劇本的構思除了太容易站在《少林足球》的陰影下之外,在笑點的設計上還是脫不了全盤抄襲既有的笑料,而缺乏改編的心思。其次,影片的高低潮節奏缺乏適當的掌握,將熱血的場景在前半段過分集中的托出,感情的鋪陳又在後半節突然每一條線都引了進來,結果造成觀影的情緒在前半段疲乏、後半段錯愕。最後,難關的設定太少,解決的方式又太順利,一路過關斬將的模式缺乏足夠的情感刺激。

相較於台灣導演對於觀眾口味的刻意背離或是不熟悉,朱延平選擇面對觀眾,卻也難免過分的缺乏自信。我相信《功夫灌籃》的問題出在過分的加料,畢竟在許多小片段裡,朱延平居然流露出令人咋舌的情緒控制能力與幽默感。

《功夫灌籃》劇照 周杰倫比如說周杰倫與曾志偉單獨對戲的幾個段落,就碰撞出了令人驚喜的火花。雖然一個是角色千篇一律、以不變應萬變的電影生手,一個是舉手投足皆能成戲的老戲精,但是湊在一塊兒毫無不協調的感覺。尤其在決賽高潮過後,即使經過冗長、極度令人無奈的後續交代,周、曾二人的重逢居然連看片看到冷靜如我者,都差一點為之動容。除了曾志偉的長篇獨白及特寫讓他能充分展現表演的力量外,橋段的設計也擺脫了慢動作無聲重播的做法(不過,在本片其他段落倒是應用得過度),用個令人會心的小動作成功的引出令人期待的結局,可以說是至為成功的手法。

那麼回頭檢視笑點的應用,其實包括對武功祕笈的消遣、無名師弟的無厘頭反應、曾志偉不服輸的賭氣演出等等,都足以令人為之開懷捧腹。可惜偏偏要加入流傳以久的網路笑話、影射眾所周知的體育主播,這些與主要劇情幾乎沒有關聯的橋段,反而落了批評者的口實,而掩蓋了編導真正的創意及用心。

回顧朱延平過去時常為人詬病的缺失,對於這樣的問題其實也不難想像。過去的朱延平曾有過輝煌傲人的票房保證,在不敢失去市場的情況下不斷冷飯重炒;現在的朱延平在票房成績上可以算是歸零再起,卻又貪戀於現有的成功素材而怯於取捨。對於觀眾來說,《功夫灌籃》的問題不再給得太少,而是說得太多,只要能夠刪去一、兩個笑料,只要能夠翦除一條感情支線,只要少請幾個大牌諧星客串、將戲份集中,這部電影能夠帶給觀眾的滿足會更多。

《功夫灌籃》劇照 周杰倫所以,在《功夫灌籃》裡我們同時看到了驕傲與怯懦。周杰倫特有的傲氣與才氣,讓他不畏批評,一部接著一部扛起了國片票房的奇蹟;而朱延平的怯懦,讓他對於市場越是尊重,卻越為自己推疊了成功的絆腳石。周董能否憑著傲氣在演技上闖出新的名堂?朱導又能否擺脫長期以來的怯懦,真正的突破自己?無論對於這兩人的電影成就評價如何、印象如何,不可否認的是,這兩個問題在未來台灣電影史上,應該會具有關鍵的意義。


2008年2月6日 星期三

星光二班的畢業紀念─《你們是我的星光》

星光二班 你們是我的星光 專輯封面我不會否認當初我對星光二班的表現曾經感到失望,除了梁文音的天生歌喉外,其他的參賽者總讓我覺得少了些什麼,好像找不到自己表演的依據。不過「超級星光大道」這個節目能夠重新開啟台灣選秀節目的收視熱潮,並不是沒有原因的。拿到《你們是我的星光》專輯之後,才驚覺這群二班同學的成長超乎想像,在短短的時間內,他們都已經顯現出在歌壇獨當一面的可能,那樣的蛻變,著實令人訝異與感動。

這張二班同學的畢業展裡,除了合唱曲〈你們是我的星光〉是特別為了這群同學們量身打造的新歌外,其他都是收錄了他們在比賽中表現特殊的作品。跟比賽時的表現相較,專輯中的十強個人特色更加鮮明,不但聲音的辨識度極高,而且唱起口水歌來沒有原作的陰影,完全轉化為自己的全新表演,這是最令人驚喜的部分。

如果可能的話,我很想替十強的表現一一寫下我的評述,但是限於能力,以下僅談談我印象較為深刻的幾個聲音:

先從歌聲最令我動容的梁文音說起。梁文音的歌喉一直是二班同學中最得天獨厚的,無論是甜美的快歌還是成熟的抒情歌曲,她都能夠自如的詮釋。在這張合輯中,收錄了巴奈原唱的〈流浪記〉,或許由於詞曲的意境與她的身世相若,梁文音在歌聲中無疑展露出超齡的成熟,將她嗓音中甜美的感覺藏匿得十分完美。這與她在比賽中期長期能放不能收的表現來說,真是判若雲泥。至於喜愛巴冷甜美歌聲的就得展現出支持的誠意,在預購加贈的搶聽版中收錄了〈愛得比較深〉,就沒有那麼多拗殺嗓子的高音,可以聽出文音柔情的千迴百轉。

沛慈曾在比賽當中以黑馬之姿,屢屢得到出乎意料的高分。在專輯中詮釋了〈火柴天堂〉,應該是非常適切的選擇。這首歌前後兩種截然不同的節奏與情緒表現,讓沛慈可以輕易的展現她對於情緒的掌控。而且較為抒情的曲風讓她比較直來直往的唱腔得到了舒緩的空間。相較之下,搶聽版中的〈傻瓜〉就比較不盡人意,雖然有自己的風格,不過相較於溫嵐的內斂,沛慈的表現有些衝過頭的跡象。

阿妮林宜融一直是大家耳中表現最平穩的強手,雖然內斂的性格讓她在決賽選曲上出現讓歌迷扼腕的失誤,不過誰都知道不能憑著名次來否定她的功力。令人訝異的是,在專輯中並沒有選擇幾乎是註冊商標的爵士風。〈同手同腳〉描寫姊弟情誼,取得是溫馨甜美路線,似乎也不是她冷靜的歌聲適宜的目標。不過阿妮的詮釋還是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且開發了這首歌另一種可能的想像空間,令人可喜。搶聽版中的〈夜太黑〉則顯然更接近林宜融本來的強項,高難度的轉折在她的歌聲中聽來是如此輕而易舉,在平凡中益發顯現非凡的功力。

黃美珍是我認為在二班比賽期間相當令我個人深覺惋惜的歌手,她的歌聲爆發力十足,對於搖滾的喜好也具有相當的特色,可惜不知道為什麼,表現總是有點不上不下,讓人難以取得共鳴,後來的表現更是被節目中炒作的緋聞搶去了焦點。專輯中選唱歌路相近的林曉培〈緩慢〉,比較偏中低音的旋律雖然沒能讓聽眾見識她強而有力的嘶吼,不過卻也是個性十足的作品,而且適度的掩飾了她在全力飆高音時就難以琢磨的技巧。或許更細膩的唱功,將是美珍未來能否走得長遠的關鍵。

空姐林佩瑤雖然也有高亢的音域,但是在技巧的掌握上,在強手林立的後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合輯中收錄的〈戀人啊〉,雖然表現稍嫌平淡,但也充分運用這首曲子高昂的副歌展現她的優勢,聽過以後讓人難以忘懷。不過就個人觀點而言,對於選唱的版本略有些意見,畢竟這首歌的中文歌詞本來就填得不太順暢,也許選唱英文的原詞,可以避免咬字斷句過於清楚,反而有些刻板的缺失。

魏如昀的〈天空〉則是我認為整張專輯中最令人失望的選曲,魏如昀雖然一心朝著創作路線發展,不過歌聲也十分具有特色。雖然在比賽的後期,女王已經開始努力嘗試多種不同的曲風,但在專輯的錄製上,似乎還是選擇較為拿手的歌路比較適當。這首〈天空〉在演唱的策略上,前半段試圖有意挑戰原唱王菲的空靈感,但是呈現不出原唱那樣乾淨的感受;間奏開始引入了魏如昀自己的唱腔後,又發生了跟歌曲不太對盤的狀況。相較之下搶聽版的〈Beauterful Angel〉還比較成功。我想,魏如昀最受人期待的,應該還是其創作的功力。在星光二班其他同學如火如荼的展開宣傳的同時,她也悄悄的沉潛起來,為了全新的創作專輯而努力,這張孕育中的作品,或許才是更值得注目的。

無論對於自己喜愛的歌手表現是否滿意,做為一張帶有畢業紀念性質的專輯來說,其實倒也不需要太計較寥寥一兩首歌的得失。現實的演藝圈是更嚴苛的另一場淘汰賽,今天佔滿話題版面的同學們,終將一一單飛,在褪去比賽炒熱的人氣光環之後,誰還能屹立在歌壇,沒有人能夠百分之百準確的預料。最珍貴的地方,仍是聽著這群熱愛歌唱的年輕生命,在經過一關又一關的考驗之後,展現出蛻變後的成果。我相信只要是支持二班其中任何一位同學的歌迷,都會珍惜他們這張初試啼聲的作品。就像專輯宣傳詞那樣寫到:「在掌聲淚水中交織燦爛星光」,這一刻的燦爛,是充滿最多共同回憶的片段。

《星光傳奇》票卡貼 左:吳忠明(大Q)、林宜融(Annie) 右:梁文音(巴冷)、李千娜我拿到的票卡貼,大Q+阿妮/巴冷+千娜

〈你們是我的星光〉MV

2008.02.17修改:原本阿妮的〈同手同腳〉被我誤寫成對愛情的憧憬,經PTT的wukin指正,這首歌是寫給弟弟的,幸好對原文的評斷不至於誤差太大,特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