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技術是關鍵問題嗎?─評《海之傳說─媽祖》

也許台灣的動畫技術,對看慣迪士尼、夢工廠、皮克斯的人來說,根本不屑一顧。不過看了《海之傳說─媽祖》的動畫表現,其實還是要為這些技術人員感到動容。在規模不大、技術累積不足、資金挹注也缺乏的情況下,至少場面、材質的製作上還是不斷的在求取進步的可能。湧起的海濤、起伏的龍身、海中妖物被打散時的水珠感,假如不談動態的僵硬,紋理的視覺效果還算逼真。對於技術問題,我寧願抱著包容、鼓勵的態度,給這些仍在堅持夢想的人們一些讚譽。

但是技術的進步並不能阻止我對這部片子的失望,因為整個作品犯下的許多錯誤,擺明了跟技術能力無關。事實上,動畫片未必需要多麼創新的技術、龐大的場面加持,一樣能具有賣點。《加菲貓》系列並沒有因為加菲從2D變成3D,而免去它失敗的命運;而畫風維持一貫的柯南系列,也鮮有人會跳出來指責青山剛昌在畫風上的不思長進。這些年來華語的動畫片不斷在技術問題上投下大量心力改善固然可喜,但是否誤以為只要繪圖的能力追上國際知名工作室,就能在票房和觀眾的觀感上超英趕美呢?

關於劇本的毛病容我後段再詳述,單就動畫的部分來看,就已經彰顯製作團隊很多嚴重的疏失。在海上打鬥的片段,很明顯沒有打鬥的刺激感,千里眼和順風耳在海面踏浪而行、舞動武器迎戰千軍萬馬,描述起來應該是宏大的史詩場景,畫出來卻像看兩個小孩子在玩塑膠鬥牌。這跟人物模型風格如何應該無涉,最根本的原因在缺少詳細的動作規劃,從頭到尾只有武器鋒刃方向的改變,加上手部為了配合而做出的動作。我推測動畫團隊少請了一位武術指導──與其把錢拿去做那個乍看很感動、看久會膩的海浪,倒不如請個人統籌好好的設計一連串的動作,好好的打上一段。不然看到林默娘維持一貫的姿勢飄到怪物身邊,怪物就自動爆裂的處理方式,我會以為媽祖是吃了無敵星星的超級瑪莉。


就算我再為製作團隊找藉口好了,在沒錢沒人才的情況下,找不到武指、拍不出精彩的動作場面,那麼最基本的事情是鏡頭間的剪接不能給觀眾混亂的感覺。看到其中幾幕的時候我甚至懷疑他們製作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該畫個平面圖」這種事,每個角色出鏡、入鏡、相對位置全都處於一片混亂,沒有銜接的感覺。做成分格漫畫或許還能掩人耳目,做成連續動畫的時候,就只能留下運鏡混亂、節奏失序的失敗品了。

因為沒有精心設計的分鏡配合,整個劇情的力量也就隨之被削弱。好比在最終決戰的過程,正方的四個角色都有犧牲而得道演出。但是玄通的去向交代不明,看的人就算有千里眼恐怕也搞不清楚他究竟做了什麼事情;林默娘的犧牲有那麼一點點透過動作交代的味道,只是單單一隻手推來推去加上氣喘噓噓的動作,要展現一個常人氣力放盡的情景都嫌勉強,又怎麼能說服觀眾這是主角,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媽祖婆耗盡元神的畫面呢?

不幸的是,《海之傳說─媽祖》的劇情疏失,除了因為動畫剪接分鏡處理得不完善造成的問題外,本身對白與事件的設定就已經千瘡百孔。比方說,其中的人物對周遭事件的反應,往往異於常理。林默娘遇到師父玄通道長的一場戲,前面道人出現、收徒的過程從頭到尾只有默娘、玄通和觀音在場,後頭趕來的林家人居然沒有一個問起玄通的身份,對默娘下拜的動作也視之理所當然,甚至林父當場就說了句好像雙方早已互相認識一樣的應酬語。類似這種不合常理的反應還有很多處,甚至人物破涕為笑的過程,簡單的對話都編寫得相當造作且無聊。除了可愛版的千里眼、順風耳的搞笑還能抓住兒童趣味之外,劇本根本是乏善可陳。細節處理不夠細膩,連最最基礎的,交待一下反派出現的原因都沒能夠做到,頭目的威脅感不足,最終化解危機的結局自然也無法營造戲劇張力。

相對於對技術層面的寬容,我認為本片沒能先籌畫好一個像樣的劇本就輕易執行,這是不能被原諒的錯誤。畢竟這個劇本並不是完全原創的作品,它本身已經有一個故事,故事的內容還經歷了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考驗,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和台灣民間長期以來的宗教信仰。宗教英雄人物的事跡本身絕對充滿打動人心的元素,才能讓信眾摒棄貪婪、自私的人性,心悅誠服地膜拜神明、奉上捐獻、實行教義。主要架構完整的故事被搞得這麼鬆散而無趣,僅能靠丑角的表情、動作和無厘頭對白勉強維持笑料,創作者的用心不足絕對難辭其咎。更何況,寫一個好的劇本,絕不是只有國外大動畫公司才能擁有的技術。

值得欣慰的事情是,從進場的觀眾人數來看,國人對於這樣親和的題材,仍然抱持著一定的興趣,可以看到許多人扶老攜幼(是真的有「扶老」,大概是少數能讓阿公阿媽級的銀髮族上電影院的狀況)進場,廳裡除了前幾排的位子外,幾乎滿席。雖然這只是假日期間的小聽才能出現的景況,但表示開發貼近民心的題材,還是可以獲得支持的。只不過片後除了小朋友還能開開心心的走出場外,恐怕陪同觀看的父母、信仰虔誠的阿公阿媽們都有些失望吧!如果國內動畫產業還一味的迷信改善繪畫技術就等於改善品質,什麼時候會把觀眾們最後的信心消耗殆盡,就不得而知了。